您好, 欢迎访问榆林全民义务植树网!
陕西省最北端,陕蒙交界处,一片深深的绿色将毛乌素沙漠拥在怀中,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榆林绿”。榆林城区滨河公园榆溪楼。张兴华 摄绥德县中角乡黄土高原地貌。王瑞 摄“榆林绿”是一片深绿,2157万亩的林海,牢牢地把860万亩流沙全部锁住,阻击沙魔南侵东进的脚步。70年…
9月,陕西省林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榆林市林业工作站承担的2017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暨“榆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配套技术示范推广”进行了现场查定。专家组一行深入靖边县红墩界林场,实地查看了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配套技术现场,随后查阅相关资料,并听取…
石光银治沙纪录片《大漠赤子》
根据《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LY/T2004—2012》等相关文件要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拟批准28个城市为国家森林城市,现将拟批准的2019年国家森林城市名单予以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为2019年10月21日—2019年10月25日。如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
陕西省最北端,陕蒙交界处,一片深深的绿色将毛乌素沙漠拥在怀中,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榆林绿”。 “榆林绿”是一片深绿,2157万亩的林海,牢牢地把860万亩流沙全部锁住,阻击沙魔南侵东进的脚步。置身茫茫林海,很难想象:70年前,这里还是“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的苦…
翻开一页页地方志,70年前的塞上榆林从春到冬一派狂风席席卷沙尘的印象,北部黄沙滚滚,南区尘土飞扬。13岁的榆阳农民朱序弼放羊时,常常被狂风吹散了羊群,那时候他总是想:“怎样才能把把风沙压住?榆林啥时候才能山青青的、水亮亮的、天蓝蓝的?”熟悉石光银的人,都知…
回望70年风雨峥嵘,在历史的长河中,榆林用发展镌刻下了骄傲与梦想,光彩夺目。如今,放眼这片土地,蓝天白云、碧树红花。陕北之北的这座城市,“榆林绿”的主旋律响彻整片大地。©常继宏城在森林里,人在花园中,蓝天共碧水,绿树映红花,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
70年70秒从“沙漠之城”到“绿色之城”今天带你去看这座城市的变化↓↓↓解放前,榆林风沙肆虐,土地贫瘠,毛乌素沙漠不断扩张,侵蚀土地农田,榆林城区被迫三次南迁,全市仅存60万亩天然林,森林覆盖率不足1%......建国后,为了生存,榆林一代代治沙人,毅然挺进黄沙肆虐…
黄土高坡都是黄的吗?如果你答“是”那就OUT了现在的陕北高原山不再黄水不再浑绿色经济带来的实惠也越来越多退耕还林 绿色之变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歌曲《黄土高坡》风靡大江南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这是98岁的治沙老人郭成旺。王智超 摄“老了,这么好的时代错过了,年轻时能等上的话就好好弄一场。”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98岁的治沙老汉郭成旺,倔强又略感遗憾地念叨着。夏秋之际,草丰水美。陕西榆林境内的毛乌素沙漠也被一片绿洲覆盖。而新中国成立初期,…
创森进行时绿韵悠悠,是天空写给城市的诗行,把深情都化作了榆树。花瓣纷飞,是时光倾诉城市的信件,把深情都变成了桃花。榆林将这种美好演绎地温暖醇厚,化作榆树与桃花的幸福时光。榆树桃花市花、市树是城市形像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优秀文化的浓缩,是城市繁荣富强的象征…
70年久久为功众志成城——榆林 860万亩流沙披上绿装朝着毛乌素沙地,无人机一路北飞。张立强手中的显示屏上,只见绿海无边,炊烟袅袅。毛乌素,我国四大沙地之一,近一半在陕西榆林。上世纪中期,整个榆林天然林才60万亩,沙区植被覆盖度仅1.8%。打小在榆林靖边县长大的张…
为认真践行“塞上森林城 宜居生态市”的森林城市建设理念,不断提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宣传效果,展示榆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彰显榆林绿色魅力,激发公众参与创建森林城市保护自然热情和对榆林林业事业发展的关注、支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