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全民义务植树网

您好, 欢迎访问榆林全民义务植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关注  > 人物故事

新时期的治沙先锋——张应龙

2018/9/11 18:25:59 人评论

放弃安逸的生活\需要一种勇气\坚守自己的选择\更需要一种精神\沙漠变绿了\河水变清了\惟有不变的是\你对家乡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是你对陕北生命的绿色\坚定的追寻。

        20130812082557444.jpg

        放弃安逸的生活\需要一种勇气\坚守自己的选择\更需要一种精神\沙漠变绿了\河水变清了\惟有不变的是\你对家乡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是你对陕北生命的绿色\坚定的追寻。
 ——2007年荣获陕西省十大感动人物时的颁奖词
  新时期的治沙先锋——张应龙
  张应龙,生于1963年4月,神木县人。原是县委史志办干部,后辞职下海从商。2002年,当他来到县境内两大河流之一的秃尾河上游的各丑沟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黄沙漫漫,风刮的紧时,不一会就把膝盖以下埋住了。这里是神木县的重要水源区,也是榆林市天鹅和白鹭等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如此重要的地域,他觉得应该加以保护起来。于是他以个人名义承包了秃尾河源头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的42.8万亩荒沙地。留下了50万块钱给几个朋友,让他们开始在这里造林治沙,保护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f04da2db1449171958700a.jpg  

        未料想,50万元杯水车薪,投到这片沙漠中,却看不出有任何变化。朋友们告诉他,留的钱花光了,他们支持不下去了,要么他回来自己干,要么放弃这件看不见希望的事情。“不要因为路远而踌躇,只要去,就必到达。”正是有着这样的执着信念,张应龙辞掉了年薪20多万元的外企高管工作,毅然返乡,从一个打工白领,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治沙“农民”。
  很快他就把多年积蓄的100多万元花光,于是又把父亲留下的在神木街上的6间门面房变卖了100多万元,用于治沙造林。至此,张应龙已经投入治沙资金250多万元,他也从一个事业有成,小有资产的成功人士,变得一贫如洗,连吃饭、抽烟都要靠亲友资助,最窘迫时他口袋里只剩下五十块钱。就是在如此的窘境下,张应龙还是一根筋似的,扎在沙漠里不回头。“狂风能卷起戈壁上的沙土,却不能拔掉雪山上的一棵草;一个人的志气像根深深扎在心里,就不会随风飘摇。”正是矢志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后人的理想深深地扎在了张应龙的心里,才使他义无反顾,不顾一切的把自己扔在沙漠里。
  经过几年的实践, 张应龙认识到,治沙绝不是他当初想象得那么简单,光靠自己一个人冲锋陷阵,一己之力要完成浩大的生态工程根本不可能。必须要转变思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认为要把治沙造林事业办好,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成立一个民间组织,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实现治沙造林社会主办;二是要解决治沙造林后续资金问题,就要向沙漠要效益,面向市场积极培育发展沙产业,实现从单一经营转变为经营多样化,从行政运营转变为市场经营。

f04da2db1449171958950b.jpg  

        2004年“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以这个协会为桥梁纽带,他争取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再加上社会捐助和他本人的资金,共计投入2300多万元用于治沙造林事业。2006年,各丑沟流域生态工程正式列为神木县“六个十万亩”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之一。
  要在治沙造林实现经济效益,必须栽植经济树种。为此,张应龙自费走访内蒙、新疆、甘肃等地考察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积极探索沙产业开发之路,总结出一套科学治沙思路。在林种搭配上,确定以灌木为主,以乡土树种为主,实行“灌草乔”相结合的方针;推广种植长柄扁桃、蒙古扁桃、沙枣、文冠果等木本油料树种,为建设生物质能源基地开发沙产业打基础。2008年,与西北大学合作正式成立“荒漠治理与沙漠经济植物研究所”,进行治沙和沙产业开发的长期研究。尤其是长柄扁桃开发利用研究方面的重大成果,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截至目前,张应龙累计治沙造林20万亩,成活率平均达到85%以上。在他的治理区生态环境已有很大改观,植被覆盖率达到60%左右,局部小气候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群逐年增加,涵养水源能力逐渐提高。他的治沙模式和治沙基地也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2007年,他被授予“陕西省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和“陕西省十大感动我的人”荣誉称号,2008年被授予“三北防护林体建设突出贡献者”和“第六届中国时代和谐新闻人物”荣誉称号,并入选搜狐网“年度公益人物”。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
顶部 反馈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